莫德里奇專訪:離開皇馬、加盟AC米蘭與未能在伯納烏退役的真心告白
導讀目錄
- 一、罕見專訪:與比利奇重逢的安心感
- 二、適應意大利生活:語言、文化與米蘭的包容
- 三、離開皇馬的傷感:13 年光陰與無法彌補的空缺
- 四、「在皇馬退役」未竟之願:願望與現實的落差
- 五、為何選擇 AC 米蘭:唯一能接近皇馬的地方
- 六、偶像、風格與三大聯賽比較:一位中場大師的視角
- 七、身體質疑從未擊倒他:足球是頭腦,而非身高體格
- 八、結語:莫德里奇未說出口的最後告白

一、罕見專訪:與比利奇重逢的安心感
莫德里奇一向不是喜歡曝光的球員。他坦言,自己一生之中接受大型專訪的次數屈指可數,原因很簡單——他不輕易信任別人。
在這次與克羅地亞名宿、前國家隊教頭比利奇的節目中,莫德里奇說得真誠:「既然你在這,我就覺得輕鬆多了。」
這份安心感讓這次專訪呈現出少見的深度,也讓外界得以真正理解他離開皇馬的心路歷程。
二、適應意大利生活:語言、文化與米蘭的包容
加盟 AC 米蘭後,莫德里奇的生活節奏並未被打亂,他自然地融入城市與球會。他表示,在米蘭的生活「非常出色」,從隊友、教練到球迷,全都以最大的善意迎接他。
語言方面,他更透露自己已能用意大利語流利溝通,雖然偶爾會把意大利語與西班牙語混淆,但大家都能理解。「它們相似,但遠遠不完全一樣。」他笑言。
三、離開皇馬的傷感:13 年光陰與無法彌補的空缺
回憶起離開皇馬那天的情景,莫德里奇毫不掩飾內心的波動:「我在那裡度過半輩子,那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之一。」
從 27 歲到接近 40 歲,他在伯納烏經歷了榮耀、批評、奮鬥與許多不可能。
他原以為自己頂多能在皇馬踢五、六年,但結果卻把自身的職業生涯推向了歷史級的高度。他說:「如果有人問我,寫下你希望達到的成就,我不敢寫出我後來真正做到的那些。」
皇馬的殘酷眾所周知——任何球員若不能保持世界級水平,就會被淘汰。但莫德里奇做到了。他不僅撐過了第一年的艱鉅挑戰,更把自己塑造成皇馬歷史中場的代表性人物之一。
四、「在皇馬退役」未竟之願:願望與現實的落差
訪談的核心,是他那一句令人心酸的告白——
「在皇馬退役是我最大的願望。但有些願望無法實現。」
這不是客套,也不是對球迷的討好,而是他真正的心聲。他補充:「雖然未能在那裡退役,但我沒有任何後悔。我做夢都沒想過會是這樣的結局。」
對皇馬球迷而言,這是一段難以面對的現實;對莫德里奇而言,這是人生的下一步。他仍然保留著對俱樂部深刻的愛:「球迷與俱樂部的愛會永遠伴著我,我永遠感激他們。」
五、為何選擇 AC 米蘭:唯一能接近皇馬的地方
「在皇馬之後,任何球會都是一個下降台階。」莫德里奇語氣誠實,也符合現實。但 AC 米蘭例外。
他把紅黑軍團視為世界僅存能接近皇馬的少數球會之一,理由包括:
- 俱樂部歷史與皇馬相近
- 小時候便受到意大利足球熏陶
- 偶像博班的影響
- 對意甲文化一直懷有好感
因此,當米蘭的邀請出現時,他毫不猶豫:「我知道,這就是我想去的地方。」
六、偶像、風格與三大聯賽比較:一位中場大師的視角
莫德里奇崇拜托蒂的個性與魅力,也推崇齊達內與「外星人」羅納爾多。這些球星的特質,深深影響他對足球的理解與實踐方式。
談到三大聯賽,他的比較清晰且精煉:
- 英超:節奏快、對抗強、更多「跑轟式」攻擊
- 西甲:技術精細、攻防轉換迅速、皇馬追求極致精彩
- 意甲:戰術至上、硬朗、比外界想像更困難
他的觀察,正是一名在三大聯賽都站上頂峰的球員才擁有的視角。
七、身體質疑從未擊倒他:足球是頭腦,而非身高體格
莫德里奇從年輕以來就常被質疑:
- 太矮
- 太瘦
- 不具備力量型球員的身體條件
但他的答案永遠一致:「足球不是力量,也不是身高。足球是技術、是頭腦、是感覺。」
這句話不只反映他的踢球理念,更是他的成長哲學。
「力量和速度永遠無法戰勝技術與頭腦。」他語氣堅決,這種信念讓他在 39 歲仍能保持高水準。
八、結語:莫德里奇未說出口的最後告白
這次專訪是莫德里奇少見地敞開心扉。
他說自己是感性的人,卻總把感情藏起來。但在比利奇面前,他終於把那些多年來壓抑的情感卸下。
離開皇馬不是他想要的結局,但他用另一種方式延續自己的故事——以 AC 米蘭的紅黑球衣,把足球生涯寫得更長、更完整。
若有一天他真正掛靴,不管地點在米蘭或馬德里,世界足壇都會記住一件事:
這位來自克羅地亞的中場大師,用他的頭腦、技巧與意志,重新定義了什麼叫「永不老去的足球藝術」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