喺全球足球商業化進程不斷深化嘅背景下,傳統豪門球會不斷尋求創新收入來源,務求喺競爭激烈嘅財務環境中維持競爭力。2025年7月,一則來自西班牙媒體嘅報道震撼了整個體育商業界——巴塞隆拿足球會正式同非洲國家剛果民主共和國(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, DRC)簽訂贊助協議,合約總值超過4000萬歐元,合作期長達四年。
呢一單交易唔單止係金額巨大,更重要嘅係其象徵意義——係首次有非洲國家以國家旅遊推廣身份,打入歐洲頂級豪門球會嘅訓練服贊助層級,開創咗國家級行銷策略與世界級球會聯手嘅新時代。
📘 導讀目錄
一個非洲國家,點樣走到巴塞隆拿嘅球衣上?
根據西媒消息,今次合作係由剛果民主共和國旅遊部門主導,佢哋將會喺巴塞隆拿男女子一線隊嘅訓練服、熱身服上,展示「Visit Congo」等旅遊推廣標誌。同時,相關元素亦會出現在巴塞官方媒體、雜誌、宣傳單張同年度報告上,等於全面滲透巴塞嘅市場曝光系統。
根據雙方協議,每年贊助金額約為1,000萬至1,150萬歐元,視乎財政年度而定,四年總值突破4,000萬歐元。呢筆金額喺目前全球贊助市場中屬中上水平,對於深陷財政危機嘅巴塞而言,無疑係及時雨。
剛果背後真正目的:旅遊?外交?定還有其他?
剛果民主共和國多年嚟都唔算係非洲熱門旅遊地點,當地雖然自然資源豐富,有世界第二大熱帶雨林同壯觀火山群,但由於政治動盪、基建落後,加上形象受戰爭與貧困陰影籠罩,令外界對其旅遊業發展持保留態度。
然而,剛果政府近年積極改善國際形象,其中一環就係利用世界體壇平台作為宣傳跳板。早前,佢哋就曾向摩納哥足球會提供每年160萬歐元贊助,而AC米蘭據報更獲得高達1,400萬歐元贊助包,當中包括球場LED廣告位、賽前宣傳等。
今次與巴塞隆拿合作,則係佢哋至今最大膽同最昂貴嘅一次投資,明顯係希望借助全球最具影響力嘅球會之一,達致以下三大目標:
-
重塑國家形象:將剛果從「衝突地區」包裝為「文化與生態寶地」,為旅遊打下基礎;
-
吸引外資投資:以世界球壇關注度拉動地緣經濟;
-
外交操作層面:與歐洲建立更深層合作關係,可能涉及未來的國際經濟協議或政策通道。
巴塞隆拿的財政重建:贊助收入已成命脈
對於巴塞隆拿嚟講,呢單交易亦係其「商業突圍戰」中嘅重要一步。球會自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,陷入嚴重財政赤字,前主席巴托梅烏任內過度舉債、無節制簽約,導致球會需削減支出並瘋狂開拓收入渠道。
近年巴塞已經開始出售自家資產,如「巴薩影視工作室」股份,並與Spotify達成命名贊助協議,令主場更名為「Spotify Camp Nou」。而今次與剛果政府合作,則係其「最大化訓練服與場外曝光資源」戰略嘅延伸。
值得一提係,訓練服廣告位過往被視為「次級資產」,但隨著比賽前熱身、社交媒體直播以及訓練片段曝光度大幅提升,呢類資產價值正被重新估值。而剛果能夠出價超過千萬歐一年,顯示佢哋對巴塞品牌價值評估係非常積極。
現代足球商業的嶄新趨勢?
剛果—巴塞隆拿合作,某程度亦反映緊一個全球體育商業正在演變嘅現象:國家主導商業投資行為進軍足球界。
過往我哋見到中東國家如卡塔爾贊助巴黎聖日耳門、沙特支持紐卡素聯,依家非洲國家都開始出手,意味住足球唔單止係文化娛樂,亦變成外交、經濟、甚至主權象徵工具。
國家層面參與贊助行為,雖然令球會更容易獲得大額資金,但亦可能引起政治爭議或道德討論。例如,一啲批評者質疑巴塞隆拿作為「加泰自由象徵」同時接受來自政治不穩地區嘅資金,會唔會影響球會立場?
結語:足球已不再只是足球
喺今時今日,足球唔再純粹係「比賽場上嘅對抗」,而係全球政治經濟博弈中嘅新平台。剛果民主共和國投資巴塞隆拿,除咗係國家級營銷策略,亦係對全球足球經濟化進程加速嘅一次體現。
對巴塞而言,呢一筆4,000萬歐元收入可以紓緩財政壓力;對剛果而言,更係一次賭注——賭佢哋能夠由戰亂國形象走向國際觀光地。呢段合作,成敗未可知,但無疑係近年最具突破性嘅足球贊助案例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