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有救嗎?24歲的懷斯曼,還能證明自己嗎?
2020屆選秀的光與影
時間來到 2020 年選秀大會,這一屆已經誕生了多位全明星級別球員,包括狀元安東尼・愛德華茲、探花拉梅洛・鮑爾、第 12 順位的哈利伯頓,以及第 21 順位的泰瑞斯・馬克西。除此之外,狄斯蒙德・貝恩、丹尼・阿夫迪亞、奎克利、普理查德、麥克丹尼爾斯等人也在各自的球隊中打出了不俗的表現。
然而,這屆的榜眼詹姆斯・懷斯曼,情況卻完全不同。年僅 24 歲的他,如今在聯盟中已經陷入了極度尷尬的境地,甚至可以說職業生涯岌岌可危。
傷病陰影與步行者再加盟
今年夏天,自由市場開啟後的消息顯示,懷斯曼與印第安納步行者簽下了一份兩年底薪合同,其中第一年只有 100 萬美元保障,第二年則為球隊選項。
這並非他第一次領取底薪合同。早在去年休賽期,步行者就曾給過他同樣條款的合約。然而,上賽季他在揭幕戰僅打不到 5 分鐘便遭遇跟腱撕裂,整季報銷。隨後,他在交易截止日前被送到多倫多猛龍,但很快便被裁掉。
勇士時期的起伏
懷斯曼最初被金州勇士選中時,曾被寄予厚望。然而,他的前兩個賽季飽受傷病困擾:
- 2020-21 賽季:右膝半月板撕裂,只打 39 場,場均 11.5 分、5.8 籃板、0.9 阻攻,命中率 51.9%。
- 2021-22 賽季:因傷整季報銷。
這期間,他暴露出比傷病更致命的問題——比賽理解能力低下。作為中鋒,他的擋拆質量低、無法適應比賽節奏,防守端缺乏換防能力,對抗能力不佳,基本無法發揮身材優勢。
更尷尬的是,2021 年他報銷後,斯蒂芬・庫里的表現反而提升;2022 年,他雖已復出並打過發展聯盟比賽,但史蒂夫・科爾依舊選擇不讓他上場,那一年勇士最終奪冠,他全程缺席。
活塞短暫的刷分高光
2022-23 賽季中期,懷斯曼被交易至底特律活塞。雖然在這支重建球隊中,他的數據看似有所回升——場均 12.7 分、8.1 籃板,但這是在大量出場時間與低壓環境下刷出的數據。
活塞當時處於擺爛階段,懷斯曼得以在沒有太多戰術要求的情況下盡情進攻。然而數據背後,卻是慘不忍睹的球隊表現:他在場時,球隊百回合淨負 16.3 分;不在場時,淨負僅 1.0 分。
數據背後的隱憂
2023-24 賽季,懷斯曼在活塞的地位進一步下降,場均出場時間縮水到 17.3 分鐘,數據跌至 7.1 分、5.3 籃板。更糟糕的是,他的 on/off 數據依舊糟糕:在場時球隊百回合淨負 13.4 分,不在場時僅淨負 6.5 分。
這些數據顯示,他不僅無法帶來正面影響,甚至成為球隊的拖累。隨著新秀合同到期,活塞選擇不與他續約,他的職業生涯進入更不確定的階段。
懷斯曼還有翻身機會嗎?
如今的懷斯曼,面臨的不只是傷病康復的問題,還有籃球智商與比賽適應能力的缺陷。跟腱大傷對運動員的影響極大,尤其是對依賴身體條件的內線而言,恢復後的爆發力與橫移能力往往難以回到巔峰。
除非步行者主教練卡萊爾能夠在戰術與心理層面幫助他徹底轉型,否則他想打出榜眼身價的可能性已經非常微弱。
他的失敗與勇士有關嗎?
在生涯初期,很多人懷疑勇士的養成方式是否影響了懷斯曼。然而經歷活塞階段後,答案逐漸明朗——勇士或許有責任,但並非主要原因。
根本問題在於,懷斯曼的比賽理解能力不足,技術適應性差。勇士真正的錯誤是用榜眼簽選中了他,等於白白浪費了一年的重建時間。
籃球不只是身高與彈跳,比賽閱讀能力、戰術執行力、球商的重要性,懷斯曼的案例再次提供了反面教材。
希望在步行者,他能抓住最後的機會,否則他的 NBA 生涯將非常危險。